好戏登场!深中南山创新学校《这一路,有您》幕后故事来了!

2022-11-02

近日
深中南山创新学校八(5)班
以一部独具匠心的戏剧作品《这一路,有您》
在学校卓越堂献礼全校师生
剧本展演精彩绝伦
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今天
就让我们走近展演的筹备过程
看一看在历时三个月的学习实践过程中
有哪些背后的故事?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新课标学习研究背景下,我校积极探索“五育并举,融合育人”途径,以学科融合教学研究为抓手,不断探究新方式、多样化教学实践。深中南山创新学校刘婵、黄靖雅、宋雅倩三位教师从剧目创意编创、先导课、学生创编实践、节目排练表演等方面精诚合作,将音乐、历史、语文、地理、美术等学科融合,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实践活动,师生共同创作了戏剧《这一路,有您》。
《这一路,有您》展演
  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创新引领未来”的理念指导下,我校学科融合课程探索实践日趋成熟完善。作品《这一路,有您》是学科融合课程《国潮盛宴·文艺之旅》子项目的中期研究汇报成果,是我校首部由全班学生参与、师生同台表演的戏剧作品。

家长感言


背后的故事


灵光乍现创活动,组织团队齐合作
  八(5)班班主任黄靖雅老师回忆录
  节目的初始灵感来源于七年级下半学期某一天散步时我突然的灵感一现。我开始思考几个问题:当谈到师生关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历史上有哪些美好而特别的师生关系?可不可以结合教师节主题与师生关系话题,选取几个突出的历史场景融合?
  在与音乐组刘婵老师沟通后,我们一拍即合,一致决定把节目做成“学科融合,育人共举”的优质班级活动。经过她的一番梳理、迁移和创想,这台节目的主线框架渐渐明晰。
  刘婵老师、宋雅倩老师和我在学期的最后一天向全班学生预告了《国潮盛宴·文艺之旅》学科融合课程,同学们都表示很期待。为保证学习效果,刘婵老师和宋雅倩老师在暑假就开始筹备线上先导课。
  作为班主任,我从腾讯会议的技术问题到学生长假后的心理缓冲、个人事务安排等做了很多沟通工作。
  最终,先导课的筹备圆满结束,大家在长假后第一次重逢打破了许久未见的拘束,在融洽轻松的氛围中展开学习,积极认领角色,演绎了有趣的“云剧场”。
  演出时间确定后,我开始了组织工作。首先,我与科任老师们协调出可以排练的时间段,抓紧课余时间,紧锣密鼓地排练。其次,我建立了得力能干的家长义工群,请求他们协助服装道具等工作。保证刘婵老师能够安心、分批、分幕地组织排练。
  作为总导演,刘婵老师用专业实力把关排练、服装、道具和化妆细节。
  家长们也积极配合,高效执行。在义工妈妈的微信群里,每天都有大量的沟通信息不断刷屏。有时,热情的家长们半夜还在探讨细节。每当义工负责人提出需要协助落实道具或要购买服装时,很快就会有家长响应:“好的,我来落实。”“我来买吧!”“我收集演员的身高体重信息。”
  每次看到家长们的积极配合,我总会感到发自内心的自信:有这样追求完美的老师和全力配合的家长,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战胜不了的?
  作为节目的总导演,刘婵老师连续多个下午拿着麦克风,全程指导台上的表演,落实后台服装道具,她的嗓音变得嘶哑。
  学生们虽然课业繁重,但在排练期间克服困难积极参与,遇到暴雨天气也风雨无阻。有的同学在排练期间努力跟上老师思路,自己设计动作,不断琢磨角色,根据刘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不断地领悟和精进,钻研打磨一个个细节。更有几位同学临危受命,领到角色后迅速入戏,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灵气和光彩。前来协助的十几位家长义工是排练中最默默无闻的守望者和协助者,是他们在背后托起孩子们,无声地解决了无数难题。
  班里有个内心理性的男孩,平时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但是,在刘婵老师的不断调动和指导下,在戏剧舞台的魅力影响下,他逐渐打开了自己,投入地饰演好他的角色。手里的道具摔坏后,他还主动琢磨,将道具修复如初。我惊喜地看到,他展开了入学以来最自然、最真实的笑脸。看着他第一次愿意在大合照时站到中间位置、和老师同学紧紧地挨在一起,我感到十分欣慰。
  也许,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吧!
  终于到了表演的那一天,面对台下观众期待的目光,全班同学沉着冷静,精彩的表演让展演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表演结束,我手机的信息不断涌来。有同事激动地发来十几张舞台照片,遇到的每一个老师都跟我表达着他们的感动和认可。
  有的老师说:“表演西南联大的部分时,我和旁边老师对视,发现彼此的眼里都有泪光。”有的老师说:“我在第一排看,特别有教育性,看哭了。”“这些演员,我还以为是哪里请的!”“看到小x上台,我捏了把汗,没想到都能演的这么好!”
  这一刻,我为这群学生感到欣慰和自豪,为能够参演这么有教育意义的节目而激情澎湃,也为这贯穿古今几千年的师生情而百感交集。


  节目结束后,师生、家长们在操场上三五成群地合影。看着他们的笑颜,我深刻地感受到戏剧教学在活动育人、学科育人中的无限可能。



这一路,有您

学生参与编剧,众人齐心协力
  音乐组刘婵老师回忆录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对《这一路,有您》这部戏剧作品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注解。
  当班主任黄靖雅老师找到我说出她对“国旗下展演”的灵感,我的脑海迅速产生戏剧结构,当下就写下文字创意。由于一直在做学科融合课程的实践与探索,我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味让学生模仿老师,哪有让他们自己尝试写剧本,探索去表演好玩呢?不妨用学科融合课程的方式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也让本次展演活动对学生成长更有意义。
  说干就干!一个由班主任、音乐老师、历史老师构成的组合诞生了。这样一个跨越千年时空的戏剧结构,应该用怎样的线索来串联?如何用戏剧形式来表演?在有限的舞台空间运用哪些技术去实现更好的演出效果?需要考虑的问题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我们先确定了两节先导课。宋雅倩老师在《一所星光璀璨的学校》里给同学们讲述了那段硝烟战火的岁月,一群在颠沛流离中依然高昂着头颅、挺直着身板的读书人开启的文化大迁徙。
  尽管是线上的“云教学”,但同学们看得认真,听得仔细,我也深受感染。尤其看到其中一段视频:在震耳欲聋的炮火中,在千疮百孔的教室里,教授挥舞着手臂,坚定地对学子们高喊:“中国不是法兰西,永远没有最后一课!”言犹在耳,热血沸腾,潸然泪下。当时我就想,一定要把这句话用作台词,让它成为剧本最强音!
  在《一个剧作家的自我修养》中,我设计了“云剧场”和“云对白”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意想象、音效模仿等灵感,还布置了以“一路上,有您”为主题的编创练习。我承诺,优秀编创将被采纳作为剧本创作素材,荣升小编剧。这为之后的表演排练、落实“剧作家的修养”打下了基础。
  复课后,在黄靖雅老师的细致组织下,在八(5)班家委们的张罗下,庞大繁复的排练工作开启了。台词不断修改分配,角色多次筛选确认,道具选择别有用心,服装反复挑选核对,为38位师生录音,多场演出换装安排……




家长义工全面配合
  演出当天,黄靖雅老师清晨5点多就守候在卓越堂,而这仅仅是她无数个忙碌身影中的一个剪影。
班主任黄靖雅老师布置作业
  除了繁忙的教学、班主任工作,她还要为保证排练去跟科任老师协调,去收集视频素材等。宋老师国庆回家乡筹备婚礼,不时接到我补录台词的电话,每一次她都干脆地回复:“好,没问题。” 
  家长们献计献策,常常在群里讨论到凌晨,使出了“十八般武艺”,解决了道具、服装、熨烫、后台、换装等问题。可爱的孩子们,从一开始的不好意思,别别扭扭,躲躲闪闪,到后来为了将角色演绎精彩,一遍遍地跟搭档练习台词、走位、动作、表情,甚至还主动为老师提出合理建议。





  小汪和小旭为了演好躲避炮弹扑倒的动作,反复练习摔倒时身体重叠的位置,手臂支撑的角度,地板上常常流淌着他们的汗水。小纶需要将道具原子模型滚落到舞台一角,再捡回,每次滚落路线都能如一,可见他的专注,模型散架了,我说给他换个新的,而他居然自己在排练间隙将模型拼好,甚至拼得更坚固;小肖和小豪临危受命,快速入戏,释放对角色的理解……
  在一场“中弹”的戏里,小雯、小昊、小豪单独练习多遍,设计了张皇失措、连滚带爬、碰撞摔倒、相继中弹等细节,“中弹”倒下的姿势也尝试了多种。最后舞台呈现的精彩有目共睹,演出刚结束,小昊兴高采烈跑来问我:“刘老师,你觉得我刚刚演得好不好?”认真的神情、可爱的模样让人捧腹,必须点赞,真好!
  是啊,真好!这么多人齐心协力,朝着同一个目标奋发努力。回看,一个个困难,我们都跨过去了;一个个不可能,我们都将其变成了可能。这背后离不开校领导的信任支持、同事们的大力配合、孩子们的认真努力和家委们的守望相助。
  演出结束后,孩子们和家长们爽朗的笑声久久不能消散……很多初中部老师见面或者午餐时还在兴奋地交流,有的在年级群里留言:这是真正的教育。有的家长短信交流直到深夜。一周后,仍有老师与我碰面后讨论戏剧教育、活动育人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想,在这次学科融合课程实践活动中,对此默默支持、用心参与的每一个人,无论您是什么身份,我们都是精神上契合的伙伴,感恩遇见。
  感谢,这一路,有您!
  感谢,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倾听历史回声,传递历史知识
 
  历史组宋雅倩老师回忆录
  接到刘婵老师的邀请,参与八(5)班班主任黄靖雅老师计划的国旗下展演活动。我的任务是设计一堂“西南联大”的教学,带领孩子们了解历史背景、人物、事件信息。

  这一挑战让我觉得异常兴奋。学生们马上要进入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的学习,他们正需要了解在列强入侵不断加剧、国土沦丧、动荡不安的岁月中,青年学生的探索和担当,而刘老师设计的戏剧实践课程可以让他们在历史情境中化作人物角色深度体验,通过体验剧本编写,角色演绎,真切感受、理解那段历史,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只有理解古人的心境,倾听历史的回声,才能理解先人的情愫,感悟教学的真谛。为了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演绎那段岁月,我在放假前给孩子们推荐了相关历史背景的阅读书目,又整理了西南联大的相关资料,制作了一堂西南联大介绍课——《一所星光璀璨的学校》,与刘老师设计的《一个剧作家的自我修养》相呼应。

  暑假期间,我们开启了线上“云教学”,通过众多的图片、视频和史料,带领孩子走近西南联大的历史,并在课后布置了任务——根据背景自行探究西南联大的人和事,为刘老师后期带领学生实践的舞台剧提供素材支持和史料支撑。



  演出当天,我在后台看到孩子们演绎着战火之中仍有希望和梦想的样子,听到他们高呼:“中国不会被灭亡。”我深受震撼,一种极其强大的历史精神将我周身照亮,仿佛真的回到了那段岁月中……那是被历史场景真切的再现而深深击中的情绪,那是一种无法言表的感受。当我看着小汪在战火中冲出去保护标本,小旭激动地冲出并将他护在身下,舞台灯暗,那一刻整个世界的喧嚣都停止了。



  我知道,孩子们永远也忘不了这一课……在他们十三四岁的一个早晨,在一出反复打磨的戏剧作品中,他们震颤着、他们怒吼着:“中国不是法兰西,永远没有最后一课!”将来的他们,不论身处何地,都会记得,自己曾经感受过那段烽火岁月,如今祖国的强大和宁静平和的岁月有多么值得珍惜与难能可贵。无论走多远,这一刻带给他们的感情都会一生相伴。这不就是历史的意义吗?



  这让我想起这几年跟随刘婵老师探索学科融合教学的经历,从她第一次踏进我的课堂听课,我还不明白一位音乐老师为什么要来听历史课?到后来,一次次亲身实践、体验多样化的学科融合教学。这一路,越来越多的精彩绽放,越来越多的同事加入。我已经期待和畅想着下一段征途的开启。

学生观后感
 
  七(6)班何依灵  
  本周,我有幸观看了八(5)班学长学姐们展演的戏剧节目《这一路,有您》,感受颇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展演的开头提出的一个问题:题目中的“您”指的是谁?这令我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接下来的情节。
  展演中有现代师生们的亲切交流,有春秋孔夫子“有教无类”的“对症下药”,还有抗日时期的老师和学生们。一句句热血的台词以及学长学姐们动情的演绎,真是让我感受到“中华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摄人心魂的昂扬气势!最后一对对跨越时空的师生站上舞台,激动人心。原来,“您”指的是我们的老师。
  《这一路,有您》令我回想起了与老师们共度的点滴时光,感受了真挚的师生情,更让我体会到了我们中国人的热血与奋斗。哥哥姐姐们都是我的榜样,也在像老师一般引领着我、教育着我。
  七(6)班钟欣妍
  以时代之责任,为时代发展添砖加瓦!
  观看了学长学姐们的展演,我认为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作为一名中国少年,我们立于祖国的盛世之上,更应充实自己,相信后浪可期!青年以理想为基,以奋斗为动力,以责任为目标铸就别样人生,书写时代华章,前人为我们打造了太平盛世,而我们将为谱写祖国更发达的明天而奋斗!
  七(6)班胡宸溪
  “这一路,有您。”这句话作为整个话剧的关键句,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无论是在序幕还是在谢幕,“您”一字先让我想起了为我付出的老师们,后让我想到了话剧中的老师们:为人谦逊,有教无类的孔子和一心为国、为学生、为教育的西南联大的教授,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平凡而伟大的老师们……他们手握浇灌祖国花朵的花洒,肩上是责任的担子。
  这一切,都在八(5)班的戏剧节目表演《这一路,有您》充分地体现了出来,淋漓尽致,生动难忘。

 
  文 | 刘婵 黄靖雅 宋雅倩
  图 | 李丽华 黄靖雅 刘婵
  视频 | 刘婵 黄靖雅
  编排 | 张璐